我们的心脑血管会出现动脉斑块问题,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之一,那么动脉斑块有什么风险,是不是有了斑块就会出现心梗脑梗等疾病问题,我们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下动脉斑块该如何治疗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动脉血管斑块可怕吗
随着年龄增长,即使没有相关代谢性慢病影响,动脉血管也会逐渐出现老化,这种老化一方面表现在血管壁的变化,比如弹性变差硬化等方面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更容易形成脂质堆积,从而在血管壁内膜下方形成斑块,对于一种血管硬化和斑块的出现,往往是随着身体衰老不可避免的。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出现动脉斑块问题,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动脉斑块出现与血管壁内膜受损,血液脂质过度沉积,血管壁本身的变性等方面原因有关系,动脉斑块一旦形成,就有可能会影响动脉血管健康,这种负面影响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血管狭窄
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硬化的斑块,不但会影响动脉血管硬化老化程度,还会导致血管进一步狭窄,当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影响相关器官的血供,引发各种健康和疾病问题。比如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时,如果斑块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就会影响心脏的整体供血,不积极的进行干预控制,血管狭窄程度还会进一步增加,导致出现心绞痛、心功能受损等疾病问题。
动脉斑块
动脉血管壁上的斑块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斑块比较稳定,属于稳定型斑块,而有的斑块则属于易于破裂易损斑块,如果不断发展,忽然发生破裂,就会引起血液中凝血物质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动脉血管,引起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甚至会危及生命。
如果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动脉斑块还是挺可怕的。
发现动脉斑块,首先应该做好这件事
首先应该做的是评估动脉斑块风险大小,不同情况动脉斑块,造成健康危害风险高低当然也不尽相同。虽然同样是动脉斑块问题,我们还是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健康风险评估。
动脉斑块风险评估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动脉斑块的具体情况,这些情况包括斑块大小,造成血管狭窄程度如何,斑块稳定性如何,是属于稳定斑块还是易损斑块,斑块部位如何,造成组织缺血风险大不大,这些方面都是可以结合情况,通过诊疗手段来检查和确认的。
另一个评估斑块风险的因素,是血压、血脂、血糖相关指标情况。因为这三种情况都是影响动脉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而没有积极控制这些相关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会进一步加速发展。因此,如果存在血压血脂血糖超标的情况下,动脉斑块的进展往往速度更快,风险也就更高。
动脉斑块该如何治疗,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通过上述两方面的具体评估,了解自身动脉斑块风险情况,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干预控制,才是科学合理评估和控制动脉斑块发生发展的正确态度。
从生活上改掉一些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坏习惯,比如久坐不运动、熬夜、吸烟、喝酒等,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本身动脉斑块情况风险较高,相关指标也都超标,需要积极进行控制,合理加强三高的控制,只有做好这些方面,才能够更好的稳定斑块,减少因动脉斑块发展或破损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