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指男的害怕下肢水肿,女人害怕面部浮肿,认为这是重危凶险的症候。实际上,日常“男穿靴,女戴帽”的事十分常见。“受风”过敏,脸肿的事常有,岁数大了,走路多了,到了晚上下肢肿胀也是常事,就连坐了一夜火车,第二天脚也会肿,这要和患病区别开来,没什么了不起。
◆水肿及时找原因
水肿是指水液代谢输布失常,潴留于肌肤、四肢、头面乃至全身的表现。现代医学把水肿归为肾病、内分泌障碍、营养不良、过敏乃至心脏疾患等病源引起。中医认为水肿由劳倦内伤、外感风邪、饮食不当引起的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引起。《金匮要路》一书中,张仲景把水肿分为“风水”、“皮水”,与现代的过敏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相似,并按脏腑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肾水、牌水”,有些已与西医解释的脏器引起的水肿相一致。中医把水肿分很多类,如阳水、阴水等,把病因归为风邪、湿毒、水泛、气虚、淤血等,并把病位定为肺、牌、肾三脏为主要相关器官,用以辨证治疗。
腿肿多以膝下为多,足踝部最为常见,发生率很高,有时引起恐慌,久而久之也就不在意了。日常最常见的老人下肢水肿为生活中多有的现象,如走路偏多,全身劳乏,双腿下垂时间过长等因素。晚睡以前发现下肢水肿,手按小腿前部可有指痕下陷,第二天睡觉醒来则消失。这种水肿只要不是逐浙发展,多是由于年老气虚所致,脏器功能衰退,运化功能减弱,造成水混泛滥。调调治时要多注意培补元气,关注健牌益肾,多吃蛋白类食品,而防低蛋白血症,防止腰酸,腹泻等脾肾两虚症状。
血淤阻络也可引起下肢水肿,血液运行不畅,血淤水阻,《血证论》称“淤血化水,是血病而兼水也”,血脉凝涩,久病入络而致水肿。常伴有下肢皮肤紫暗、粗糙、隐痛、发冷等气血不通现象,偶伴有血栓形成,可突然发生一侧下肢静脉闭塞,出现肿胀、疼痛、活动不利。如大隐静脉栓塞,则整个下肢都会出现水肿,发展迅速,肿瘤患者或刚做手术的患者容易发生,需住院溶解血栓或手术取出栓子。
下肢肿胀现象还应注意区别是由肾、心、肝等哪个或哪几个主要脏器引起的,及时化验肝、肾功能及尿常规。下肢浮肿只是一个症状,注意不要耽误原发疾病的诊断,延误病情。
◆生活调理不可少
老年人常见的下肢浮肿除治疗病因外,生活调理可关注如下方面:
(1)睡觉时下肢适当抬高,坐椅不可太高,减少下肢下垂时间。衣裤不可太紧,注意保护好腰及下肢的血液循环。
(2)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活动过多,下肢劳乏会加重水肿;不活动气血不通,也容易水肿。闲不得,累不得。
(3)吃盐不可过多。咸寒食品、肥甘厚腻食品均对消肿不利。
(4)注意保护肾脏。除经常检查肾功能外,一般中西药物不应使用过多,以减少肾脏负担。很多抗生素对肾都有刺激,一些有毒中药,汉防己、关木通、马兜铃等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也会刺激肾脏,用之当慎。
(5)利水消肿的食品很多,如生薏米、赤小豆、冬瓜、西瓜、梨、葫芦、绿茶等都有利尿消肿作用,可酌情调配使用,不到必要时不必用药物利水。双氢克尿塞、速尿等利水消肿迅速,但同时需要补钾,要在病情严重时才用。
张雪亮 |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中医养生方向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养生文化推广专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委会会长
擅长治疗
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中医调理;如偏头痛、失眠、脱发、顽固性咳嗽、怕冷、出汗等杂病;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病等;妇科月经病、乳腺增生等;部分肿瘤的抗复发抗转移,如肾癌、膀胱癌、乳腺癌等;消化疾病如顽固性腹泻、便秘、慢性胃炎、胃溃疡、糜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胆囊息肉、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结节等免疫病。
出诊详情
出诊时间:每周五下午、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北京天健医院
在线医师坐诊,
快速悉知病情!
直接网上挂号,
无需排队预约医生!
电话直接咨询,
疑难问题解答!
在线咨询,
疑难问题在线解答!
【导读】6月21日晚上19:00,北京天健医院特聘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文彭主任受邀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微直播《辨析肺部结节与肺癌、结节病》节目,讲肺部结节与肺癌、结节病相关知识...[详细]
6月23日朱世杰主任做客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癌痛在这不可怕(上)》【导读】2018年6月23日17:45,北京天健医院特聘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朱世杰主任受邀做客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癌痛在这不可怕(上)》节目,讲癌性疼痛及治疗知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