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天健医院官方网站!
说起治疗疾病,首先就是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北京天健医院专家王泽民主任讲脾胃病一般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很大程度上我们仅仅是对症治疗,改善症状,而忽略了针对病因的治疗。现代医学对于胃肠疾病的治疗往往从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动力,保护胃肠黏膜,杀灭幽门螺杆菌着手。中医上来就是神曲,麦芽,焦三仙等等。这些治疗对不对,都对。但是有时候为什么会疗效不佳呢。我们从脾胃病的成因说起。
不吃早餐
早上七到九点胃经当令,是胃最活跃的时间,这个时候一定要吃东西。
胃靠不断摩擦消化食物,如果不吃早餐,摩擦的就直接是胃,身体无法运化食物,没有足够的能量给心脏提供血液,人就会乏力、气虚。
饮食寒凉
很多人常吃寒凉冷冻,尤其是夏天各种冷饮。脾胃最怕寒气,生冷的食物,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
有些人天天吃寒凉冷冻,肠胃消化不了,吃什么拉什么,造成乏力,拉稀或者便秘。最容易伤及脾胃。
现在临床上90%以上的患者长斑、长痘、长痤疮都是寒凉引起的,真正是“热”引起的很少。
因此要多吃温性的食物,只有胃里的火气足才有能量消化食物。
脾主四肢,如果大家感觉自己四肢冰冷,舌苔白、厚腻,胃有点痛,用艾灸、热敷或者喝热水后就能得到缓解,就很可能是“寒”引起的肠胃不适,这个时候可以吃点温性的姜枣茶。
不良情绪
中医讲“忧伤脾”,忧伤、顾虑过度,会直接影响脾胃,造成脾胃气的停滞,导致胃病。
生活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情绪,比如怨恨、委屈、抱怨、生闷气等,会使我们的脾胃“四面受敌”,备受折磨。
有些人甚至把胃当做“出气筒”,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吃不喝或者暴饮暴食,这都会损害脾胃的健康。
肝不郁,则脾不虚,大家都知道“茶饭不思”“气饱了”,其实形容的都是肝脾不和的故事。经常有人,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
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疏,横逆克脾胃,导致腹胀气滞,胃脘不适诸多病症。
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
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怒,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现代城市人普遍吃的多,运动少,工作压力大,心情抑郁多见,容易导致痰湿内滞,直接的结果是体重易超标。
因此说,对于痰浊偏重的人,用补法不如用通法,通降阳明,泄去浊毒,最利于健康。不少人有体会,平时喝萝卜汤或者吃点炒香的莱菔子粉,即觉周身舒服。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灵枢-决气》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可见饮食充足同时机体气化功能正常,便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精气,化生为血而濡养于神,于是人的神气充沛,生气勃勃。
在线医师坐诊,
快速悉知病情!
直接网上挂号,
无需排队预约医生!
电话直接咨询,
疑难问题解答!
在线咨询,
疑难问题在线解答!
【导读】2020年3月7日9:55,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天健医院特聘专家都占陶受邀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揭秘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节目,讲解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在节[详细]